怀柔县辖长城
怀柔县地处北京市北部,其西接延庆,东连密云,北隔长城与河北省滦平、丰宁两县相交。怀柔县为典型的山区县,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二点九。怀柔县,元朝为檀州地,据《明史·地理志》载: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十二月属顺天府辖,正德元年(公元1506年)七月属昌平州辖。1
长城进入怀柔县境内的大致走径基本上是迂回向西。长城在怀柔县按其建置情况,大体可为两大部分:一部分山密云过境,经河防口、下官地、莲花池,至慕田峪后,由旧水坑西向北转,经九孔楼又转西进延庆县四海;另一部分则由旧水坑继续向西转偏南至黄花城,然后经撞道口、西水峪出怀柔界进延庆境。
由密云入怀柔境至九孔楼段长城,约长七十二华里,现查有敌楼一百五十四座,其中较好的五十九座,圮残的六十六座,仅存基座或残址的二十九座。
密云小水峪村和怀柔大水峪村,仅一沟之隔,当地称为“道墙沟”,是一条常有人畜通边外的山道。在沟口有长不足三百米的石墙,今墙体较好。过沟口因山险无墙,由三道楼往西至香椿楼之间,只在山脊设有四座敌楼。由香椿楼起始有石墙,部分自然坍塌。碾子峪、大水峪处的砖墙,多为当地修大水峪水库所拆毁。在香椿楼顺山脊有一条通往密云小水峪的山路,过此路有一条几乎已坍平的石砌城墙,此墙游离主体长城之外至沟底。从建筑形式及坍塌情况,与香椿搂外那二百余米石砌城墙相比,前者肯定早于后者,何时所建尚不可知。
大水峪关,据《四镇三关志》载:“永乐年建。”2口外道路狭窄,两旁山势险峻。今关口建筑已毁,西坡上仅存一敌楼的条石基座。
关口内侧旧筑小围城,今尚可辨出遗址残迹。由大水峪口两侧山崖起至海拔五百七十四米山顶悬崖止,石墙砌筑的较为简单,多己倒塌。由山顶起长城转南向,至河防口仍为石筑,虽坍塌严重,但墙体尚存,靠近河防口处,墙坍成石堆状。
河防口关,据《四镇三关志》载“永乐年建。”3古为极冲之地。今有丰宁通怀柔国家主要公路由此经过。公路东侧长城已无迹可寻,公路两侧有一座被拆毁的敌楼残基。由河防口至官地雁栖河口的石砌城墙,除羊鼻山附近坍塌严重,其余地方大部分墙体尚存。荞麦山雄峰障蔽,势若屏藩,城墙止于其崖下。荞麦山顶上建有一座空心敌楼。在靠近官地河口处,长城北又有一道石砌城墙,做为关口屏障。
由官地河口至莲花池段,大石湖以东石砌城墙虽有自然残圮,但墙体尚存;柳树沟以南因山势险峻多未筑墙,只有空心敌楼,大部分较好。
莲花池关,旧名为亓连口关,当地老乡俗称“缺粮口”,并有传说。据《四镇三关志》载:关为“永乐年建。”4明为极冲之地。东起山海关的蓟州镇长城止于此。迤西接慕田峪,长城进昌镇黄花路界。
此关原来关门甚好,门外还有两门大铁炮,前些年修公路大桥时将关门拆毁,铁炮被卖了废铁。莲花口东北长城大部分石砌墙体较好,存高三至四米,顶宽二米。关口西南至慕田峪大角楼段城墙先为砖砌,后改石砌,均很坚固。这段城墙墙体较好,砖垛口大部分毁坏。墙内侧隔十几米有一保存较好的花岗岩吐水嘴。
过大角楼另有一分支向南行约八百米止于一山顶。分文墙石砌,墙体及砖垛口均较好。当地传说此为错修边。由大角楼主体城墙转西北方向,过五座敌楼便与新修复的慕田峪长城相接至慕田峪关。
慕田峪关,位于北京怀柔县三渡河乡北。此关只是山脉中的一个隘口,并不处于交通要冲。
据《昌平州志》载:“慕田峪关,明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
建。正关并迤西王家坨、灯杆岭、榨子墩、刘家项分界墩、胡思谷至牌石止。各墩空俱山形平漫,外临大川,极冲。自此以西皆重边,以东皆单边。东十里接大水谷亓连口,密云县界。”5
慕田峪关,主要由城墙、敌楼、城关、烽火等建筑物组成,关口处三个楼台相连,中心楼为空心,两侧俱实心,此结构为其它关口少见。慕田峪关一带长城极其壮观,墙体为条石砌筑,十分坚固,垛口为青砖垒砌。一般地段的长城均为外侧垛口,内恻女墙,慕田峪长城则全部是双面垛口,为其它地方的长城所罕见。
目前,为缓解八达岭长城旅游点的压力,有关部门决定开辟慕田峪长城为游览区。第一期工程开发修复的一千五百米长城,已于八五年竣工开放。慕田峪长城由于群山四护,气候相对温暖湿润,与八达岭、金山岭长城相比,又具有它本身的特色。此段长城以线,植被复盖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,柏翠松青,环山葱绿。这里盛产核桃、栗子、苹果、梨、桃、红果等干鲜果品,确属长城沿线一处奇景。
过修复中的慕田峪长城,经牛角边至桃峪口的正北楼,长城所经地势较为平缓,城墙虽未修复,但条石墙体及大部分砖垛口仍较好。在牛角边附近有一天然石灰岩溶洞,当地称“黑牛洞”,据说洞深五十余米。
由正北楼往西至庄户村的火石山,长城所经地势十分险陡。过正北楼下山为“单边”(由于山上可筑城墙之地过于狭窄,故只在悬崖外侧修了一段垛口状的墙,称为“单边”)。由“单边”至箭扣之间,有一段长城就修在一绝壁北侧,紧贴断崖而过,有一处因找不到可砌墙的支撑点,用两条铁肩担搭于两崖石之间,墙从铁肩担上修过,其惊险可见。
这段长城,因山势险峻,故每一段长城都留下了十分独特的名称,如“单边”、“箭扣子”、“透亮山”、“鹰飞倒仰”、“火石山”
等。这段长城长约十四华里,其间共有敌楼四十一座,其中较好的十五座,圮残的十六座,毁坏极重和只存基础的十座。
长城由庄户的火石山上一座石结构的实心敌楼处分支,向东北方向至火药山九孔楼;向西方向至磨石口、黄花城、八达岭。分支处的实心敌楼,东、西两侧有门可登楼顶,今楼体及四面垛口皆好。
由实心敌楼往东北至九孔楼,随山势跌宕,有几处城墙陡斜达六十度以上,修有砖台阶,今大部分台阶损坏,一触即坍。墙体及大部垛口较好,仅有极为险峭的几处稍有坍圮。过这段险墙,有许多地段构筑的较为简单,且倒坍较为严重,在靠近火药山九孔楼处,毛石码筑的城墙已倒塌成石堆状。火药山上九孔楼规模很大,为方形上下两层空心结构,条石基座上的楼体为青砖砌筑。此楼四面墙壁都有箭窗,每面并排九个,共三十六个。可惜此楼今已圮坍。
火药山据传为守边戍卒制火药的地方。但今尚未发现证明此说的遗址和其它文物。北路长城由九孔楼出怀柔县,入延庆县境。
西路长城,由庄户火石山起向西经磨石口、黄花城、撞道口,在西水峪口西三华里处出县境,共长约五十四华里。现查共有敌楼八十七座,其中较好的三十九座,圮残的三十七座,仅存基座或残址的十一座。
长城转西后为条石砌筑,今墙体完好,大部分砖砌垛口尚存。由分支楼向西第八座敌楼虽已残损,但仍具楼状,此楼东西有三窗,南北有单门。城墙由此楼向南有一分支,长约八百米,当地称此为“耷拉边”。
“耷拉边”为砖砌城墙,双面垛口,其间有两座保存较好的空心敌楼。在“耷拉边”和主体城墙分支楼西侧,有一宽约二点五米的券拱门洞,此门可由墙内侧直接进入敌楼。
长城继续向西至磨石口仍为条石砌筑。靠近“耷拉边”一座敌楼中有块完整的石碑,字迹清楚,为“万历八年(公元1580年)孟冬”,“钦差总督蓟辽、保定等处军务,兼理粮饷兵部尚书、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、真定梁梦龙”。此碑系整饬蓟州边备,巡抚顺天府时所立的记功碑。
磨石口关,修边坑水库时被毁。长城由磨石口至大榛峪口段多为条石砌筑,少部分为砖砌,大部分保存较好,双面垛口齐全,只下山至大榛峪口处有残。大榛峪关门为砖券拱门洞,今仍可通车马行人。
大榛峪口西有一石碑,长七十厘米,宽六十厘米,只可辨认“万历四十二年(公元1614)孟夏”等字。
大榛峪口西大楼上亦有一块石碑,碑体从中折断,碑文清晰,为“万历四十二年九月”立,所记载为修边将领的姓名及边墙空心敌楼的建筑尺寸。
过大榛峪口西大楼后,长城南转至铁矿峪口。这段墙体大多仍为条石砌筑,保存较好,只在靠近铁矿峪口的地方山险异常,墙体砌筑简单,倒坍较重。铁矿峪口的东北山,当地称百龙崖,十分陡峭。铁矿峪口的建筑,今已毁,略存残址。城墙由此向西上山,约百米,至楼子峪南坡陡处变简易毛石码砌墙,当地称为“干插边”。墙宽随山势变化,由一点五至二点五米不等,墙也很低矮,从尚存的一些石垛口碴的地方看高不足三米。这段墙上有一座残圮较重的敌楼,当地称“压腰楼”,据说修此楼时压死过好些人。
长城过海拔一千一百零三米的山峰后,开始由西向南转行约五华里,又由海拔一千零六米的吹风驼西北转为向西。这段长城除因山险未筑墙外,多砌筑简单。在由南向西转处,有一去西北方向的条石筑的分支墙,坍塌严重,靠近村庄处已被拆光。过东口楼村又转西南交于主墙。在东口楼村张岭家房北尚存一残圮的空心敌楼,东口楼村北山上有一楼只存条石基础。
石墙分支交汇于主墙后至黄花城关,大部分为条石砌筑,其间有少量砖砌城墙,墙体保存较好,只大部分砖垛口圮坍。黄花城关,地处京师北门,东有古北口,西有居庸关,北邻四海冶,战略地位极为重要。关城设二门。在黄花镇川河入关汇入怀九河后流注怀柔水库。
据《日下旧闻》所载:“黄花镇以东历密云、马兰、太平、燕河属于山海,谓之东关。以西历居庸、白羊、紫荆、倒马属龙泉,谓之西关。”6元曾在此设千户所,明置参将守备驻守。今关口设施已荡然无存。怀柔通延庆公路穿此关而过。关口东侧今建有黄花城水库,水库石坝很大一部分是拆用的长城石料。
长城由黄花城关口向西,过北大坡后至撞道口。此段多为砖砌城墙,砖大部分被拆走,尤其是关口两侧,几乎无砖可寻。据《四镇三关志》载:撞道口,“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建。”7其西至居庸关仅百里,为极冲之地。今关门砖砌券拱门洞尚较好,仍为车马行人的通道。门南、北两侧各有一石匾,南侧匾书“撞道口”并题有“钦差守备黄花镇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指挥佥事刘勋”,“万历五年(公元1577年)季春吉日鼎建”;北侧匾书“镇虏关”,所属年月与南匾相同。
长城由撞道口至石湖峪北,由西北方向转南行,此处约八百米毛石砌筑的城墙较好。由石湖峪北转南至西水峪口,为砖墙较好,很多地方垛口尚全。西水峪口,据《四镇三关志》载:“永乐年建。”8今关口设施已被修西水峪大坝时拆毁。长城过西水峪口,至怀柔同延庆交界处,城墙为条石砌筑,墙体和大部分砖垛口保存较好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.《明史·地理态》,中华书局1974年,卷40,第887页。
2.3.4.《四镇三关志·蓟镇形胜》,清抄本,卷2,第37页。
5.《昌平州志·关隘》,清光绪五年本,卷2,第5页。
6.《日下旧闻·边障下》,清康熙二十七年本,卷37,第3页。
7.8.《四镇三关志·昌镇形胜》,清抄本,卷2,第43页。